2025年8月23日¶
面试题¶
什么是事务以及事务的四大特性¶
- 必答内容
事务是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,是指一组操作的集合,而这一组操作要么同时成功,要么同时失败,从而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
那事务呢,具有四大特性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CID,分别是:原子性、一致性、隔离性、持久性。那接下来,我就分别来聊聊这四大特性
- 原子性指的是事务中的这一组操作,是不可分割的最小操作单元了,操作要么全部成功,要么全部失败
- 一致性是指在事务操作的前后,必须使数据处于一致的状态
- 隔离性指的是数据库中提供了隔离机制,保证事务在不受外部并发操作的影响的独立环境中运行
-
持久性就比较简单了,就是事务一旦提交或回滚了,它对数据库的改变就是永久的
-
可能继续发问的问题
【1】你刚才提到了并发事务,那并发事务回引发哪些问题
并发事务引发的问题,主要有这么几个
- 脏读:就是一个事务,读取到了另一个事务还没有提交的数据
- 不可重复读:指的是在同一个事务中,先后读取同一条记录,但两次读取的数据不同
- 幻读:指的是一个事务按照条件查询数据时,没有对应的行,但是插入时,又发现这行数据已经存在了好像出现了幻觉
【2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
那这些问题,在数据库系统中都已经解决了。在数据库中提供了不同的隔离级别来解决这些问题,分别有以下几种
- READ UNCOMMITED:读未提交。这种隔离级别下,会出现脏读、不可重复读、幻读问题
- READCOMMITED:读已提交。这种隔离级别,解决了脏读问题,但是会出现不可重复读、幻读问题
- REPEATABLEREAD:可重复读。这种隔离级别,解决了脏读、不可重复读问题,但是会出现幻读问题
- SERIALIZABLE:串行化。解决了上述所有的并发事务问题
而在MySQL数据库中,默认的隔离级别是REPEATABLE READ(可重复读)
【3】那为什么没有用SERIALIZABLE(串行化)这种隔离级别呢
其实,隔离级别,也不是越高越好。因为隔离级别高了,确实可以解决并发事务引发的问题,但是隔离级别越高,性能也越低
午间演讲示例
事务是一组操作的集合,要么全成功,要么全失败。它的四大特性分别是:原子性、一致性、隔离性和持久性。
你项目中事务是如何实现的¶
午间演讲示例
使用
@Transactional
注解来控制事务
请介绍一下你知道的排序算法有哪些¶
午间演讲示例
常见的排序算法有:冒泡排序、选择排序、插入排序、快速排序、归并排序、堆排序等
冒泡排序的实现思路¶
参考下图
- 将整个数组分成【未排序】和【已排序】两个区域
- 每一轮冒泡在【未排序】中从左向右,相邻两数进行比较(图中的 i 与 i+1 处),若它们逆序则交换位置,当这一轮结束时,【未排序】中最大的数会交换至【已排序】
- 这样进行多轮冒泡操作,【已排序】逐渐扩大,而【未排序】逐渐缩小,直至缩减为一,算法结束
午间演讲示例
冒泡排序就是不断比较相邻的两个数,如果顺序错了就交换。
每一轮结束,最大的数都会被“冒”到最后。
轮数增加,已排序区扩大,直到所有数都排好序。
冒泡排序如何优化¶
午间演讲示例
在冒泡排序的优化中,我们通过记录每一轮最后交换的位置,来缩小未排序区的范围。
这样每一轮就不会对已排序的部分重复比较,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。
如果某一轮没有发生交换,说明数组已经有序,可以提前结束排序。